家長教育資訊
分類

家長教育資訊

家長與孩子的情感語言

家長與孩子的情感語言 撰文:家庭動力兒童遊戲治療師    婚姻及家庭治療師 李慧芝 在我們的成長經驗中,我們都甚少被教育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情緒。學校和社會均著重培育兒童的認知、分析和解難能力等,所以我們大多習慣討論事情和觀點,很少直接用說話來表達情感。即使家人之間的交流和對話,我們也不習慣分享彼此內心的感受。 有家長會問,我以行動(例如擁抱、親吻孩子)來表達對孩子的關懷,不已經足夠了嗎?父母有必要用言語肯定和回應孩子的感受及需要嗎? 父母以行動表達對孩子的愛當然重要,但父母對子女的同理回應,能夠更

閱讀更多
Read More

一家人意見不一好常見 如何維繫一個家?

一家人意見不一好常見 如何維繫一個家? 撰文:香港家庭教育學院總監    狄志遠博士 如果要維繫家庭的良好及親密關係,要有三方面因素,包括計劃家庭、溝通家庭及同理心家庭。無論是個人、團體和社會,都需要有計劃,這些計劃應包括有方向、目標、行動及解決困難的方法等。同樣,每一個家庭都需要有本身的家庭計劃,最簡單來說,如何計劃置業、儲蓄、旅遊及生育子女,都需要清楚計劃及行動。而在傾談這些計劃的過程中,需要所有家庭成員共同參考,也是大家的共識,以致大家能透過共同努力,製造一個美滿家庭。 有了計劃,我們努力

閱讀更多
Read More

畫畫窺探孩子內心世界

畫畫窺探孩子內心世界 撰文:心啟晴專業輔導學院    心理治療師 李偉堂   繪畫可以給予我們抒發感受的空間,作者利用畫筆創作,以另一種語言和自己對話,從中安撫個人情緒或獲得領悟,解開個人的心結。 常為小事而哭 回想過去的兒童輔導中,有父母來求助,他們不明白為何兒子小明常為一些小事而哭,例如遲了看電視、遲了吃晚飯、爸爸晚了回家等,他們和小明提及情況,但就是不明所以,對他們造成困擾。於是筆者建議為小明進行一次畫畫評估,了解小明心目中的成長環境,或可了解小明愛哭的緣故。 畫畫洞悉愛哭因由 小明畫了一

閱讀更多
Read More

小朋友好怕醜 可以點算好?

小朋友好怕醜 可以點算好? 撰文:新領域潛能發展中心註冊教育心理學家彭智華 幼兒見到陌生人,或身處在陌生環境,變成「怕醜仔」和「怕醜妹」十分常見。家長可以如何讓他們突破自己?不要每次遇見新朋友都躲在自己身後? 孩子是怕陌生人,還是怕任何人? 其實,害羞對於幼兒來說也是相當普遍。因為他們不理解對方的動機或意向,或是對陌生的新環境而感到害怕,這是很平常的反應。害羞是一種心理的內在意識,家長應從幼兒對不同人的反應,分析他們是害怕陌生人,還是害羞得連熟悉的人也感到害怕。 如果孩子是因為陌生人的外表和衣著

閱讀更多
Read More

學校班主任比你想像更重要

學校班主任比你想像更重要 撰文:許龍杰醫生 兒童精神病學 (Child Psychiatry) 首要處理的課題,是要分辨小朋友的行為是正常還是失常,而正常與否,就應跟據兒童發展心理學 (Child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) 的規律作判斷。但在現實情況下,難道家長要找來一大堆兒童發展的專書,對著教科書來觀察孩子嗎?這實在費時失事。而其中一個較為簡單的方法是:問一問孩子的學校班主任。 大家有聽過小朋友會年年升班,小一升小二、小三升小四,但有聽過老師會升班的嗎?一般而言,很多

閱讀更多
Read More
error: Content is protected !!